来源:信通院

本报告由中国信通院联合中移(苏州)软件、北京玻色量子发布,聚焦 2024-2025 年全球量子计算技术、应用及产业生态进展,分析趋势并提出建议,核心内容如下:

一、全球高度重视:战略竞逐与产业活跃

1. 多国将量子计算列为战略制高点

  • 国际布局:美国通过《国家量子倡议》持续投入(2019-2024 年累计超 50 亿美元,2025 年预算近 10 亿美元),欧盟发布《塑造欧洲量子技术战略》覆盖科研、基建与标准化,英国、日本、韩国等均推出 10 年 / 5 年百亿级(美元)投资计划(如英国 2023 年计划 10 年投 31.8 亿)。
  • 中国行动: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将量子科技列为未来产业,北京、安徽、广东等省市通过基金、平台建设推动研发,量子计算成果纳入年度创新成果。

2. 科研与专利持续增长,中美主导格局

  • 科研产出:2024 年全球量子计算论文超 5000 篇(较 2023 年增 42%),中美发文量居前两位(远超其他国家);但中国篇均被引 16 次(美国 32 次、加拿大 37 次),高质量成果待提升。
  • 专利分布:全球专利超 1.9 万件,美国(49.34%)、中国(24.36%)为主要来源国;超导路线专利占比最高,反映其技术潜力受认可。

3. 企业与投融资活力凸显

  • 企业规模:截至 2025 年 8 月,全球量子计算企业超 400 家(2014 年后成立占 75%),美国(107 家)、中国(42 家)为核心;整机企业中,超导路线占比 35%(25 家),离子阱、中性原子等各占 15%-20%。
  • 投融资活跃:2021 年起年投融资金额超 15 亿美元,2025 年上半年超 20 亿美元(PsiQuantum 获 7.5 亿、QuEra 获 2.3 亿);2024 年投融资中风险投资占比 56%(96 笔,13 亿美元),政府资助(Grant)占 22%。

二、技术研发:多路线并行,纠错与软件成关键

1. 硬件路线百花齐放,各有突破与挑战

技术路线核心优势2024-2025 年关键成果主要挑战超导易扩展、兼容半导体工艺谷歌 105 比特芯片 Willow 验证量子优越性;中科大 “祖冲之三号”(105 比特,双比特门保真度 99.62%)布线互联、制造工艺离子阱相干时间长、保真度高牛津实现 2 米远程量子纠缠(保真度 86%);Quantinuum H2 量子体积达 838 万离子数量扩展、激光控制集成中性原子扩展性强、适合模拟中科大构建 2024 原子无缺陷阵列;Pasqal 计划 2028 年达 1 万物理比特原子囚禁稳定性、操控串扰光量子室温运行、抗噪声Xanadu 12 比特 Aurora;玻色量子 1000 比特相干伊辛机高保真双比特门、单光子源硅半导体兼容工艺、相干时间长新南威尔士大学贝尔态保真度 97.17%高纯度材料、测控复杂性拓扑天然容错微软基于砷化铟 - 铝异质材料实现比特操控马约拉纳零模制备、退相干

2. 量子纠错成焦点,距实用化仍远

  • 进展:谷歌用 7 码距物理比特构建逻辑比特(错误率指数下降);耶鲁大学 GKP 玻色子码纠错增益 1.82;QuEra 实现中性原子魔态蒸馏。
  • 瓶颈:需降低物理比特资源开销(标准表面码需千级物理比特对应 1 个逻辑比特)、提升逻辑门精度,适配不同硬件路线。

3. 软件与算法:多元探索但碎片化

  • 软件体系:覆盖应用(Quantinuum InQuanto 4.0 用于化学模拟)、编译(IBM Qiskit v2.1 支持 C 语言 API)、测控(中微达信岷江 2.0)、EDA(中科院 EDA-Q)、管理软件(QCTRL Fire Opal 集成多平台)。
  • 算法突破:Phasecraft “THRIFT” 方法降低模拟成本;Classiq 将量子蒙特卡洛电路深度减 95%;但普适性算法少,跨硬件迁移难。

4. 环境测控:支撑体系待升级

  • 关键设备:Bluefors 推出低振动稀释制冷机;IonQ 实现小型化离子阱真空包。
  • 挑战:技术路线碎片化导致设备分散,量子比特规模扩大倒逼测控精度(如低温电子学功耗、光学探测灵敏度)提升。

三、应用探索:跨域融合起步,云平台与混合计算成抓手

1. 行业探索广泛,实用化未突破

  • 金融:高盛与 Quantum Motion 优化期权定价;玻色量子与龙盈智达开发反欺诈方案(识别 “欺诈社群”)。
  • 化工:Classiq 与三菱化学用 QPE 算法压缩电路 97%;马普所用量子模拟器直接模拟分子行为。
  • 生物:芝加哥大学用量子算法检测癌症外泌体;Moderna 与 IBM 开发 mRNA 二级结构预测算法。
  • 交通:墨尔本大学用 QAOA 缓解拥堵;Q-CTRL 为伦敦桥车站 26 列火车规划路径(103 比特,18 分钟)。

2. 量子云平台成核心基础设施

  • 规模:截至 2025 年 8 月,全球接入处理器超 50 台,超导路线占比 59.3%(工程化领先),离子阱(14.8%)、光量子(9.3%)次之。
  • 创新方向:量子 - 经典协同(ColibriTD 用混合算法模拟流体动力学);盲量子计算(NanoQT 保护数据隐私);全球化部署(韩国 Norma 与 Rigetti 合作国防云服务)。

3. 关键趋势:量子 - 经典融合与量子 - AI 协同

  • 量子 - 经典融合:加州理工联合 IBM 用 77 比特量子处理器 +“富岳” 超算模拟分子能级;新加坡投 2450 万新元推进混合计算;被视为实用化突破口。
  • 量子 - AI 协同:维也纳大学光量子处理器提升机器学习性能;鸿海研究院用量子参数适应优化大模型微调;但面临硬件性能限制、模型适配不足等挑战。

四、产业生态:雏形初现,协同待深化

1. 上中下游格局

  • 上游:欧美在低温制冷、真空系统等领域领先(如 Bluefors、QBLOX);中国实现部分设备国产化,但核心指标(如制冷温度、振动控制)有差距。
  • 中游:欧美整机企业(IBM、IonQ)与软件开源社区(Qiskit)成熟;中国覆盖全技术路线,但研发投入强度、成果转化效率待提升。
  • 下游:国际巨头(IBM、亚马逊)有成熟云平台与案例库;中国需提升平台兼容性、培育标杆应用。

2. 联盟与标准化

  • 联盟:全球超 10 个核心联盟(如美国 QED-C、中国 QIIA),推动协同攻关(如 QIIA 有 104 家成员,开展创新大赛)。
  • 标准化:ISO/IEC 成立 JTC3 委员会,中国 TC578 立项 4 项国标(如《量子计算服务平台架构》);但技术路线多元导致标准适配难,仍处起步阶段。

五、总结与建议

1. 现状与瓶颈

  • 进展:技术路线多元突破,产业生态初步形成,中国处于国际第一梯队。
  • 瓶颈:基础理论(量子纠错、算法)待突破;工程化(比特规模、保真度)距容错量子计算机有数量级差距;应用转化慢,商业模式不成熟。

2. 中国发展建议

  1. 深化基础科研:建立 “理论 - 材料 - 算法” 协同机制,提升高质量成果占比。
  2. 加快原型机研发:突破核心组件(如超导芯片、光量子探测器),破解工程化难题。
  3. 促进行业应用:设立示范项目,共建验证平台,聚焦金融、生物等高价值场景。
  4. 完善生态:强化产学研协同(依托联盟),推进标准化,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图片 图片 图片
成为VIP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1

相关内容

云计算蓝皮书(2025年)
专知会员服务
18+阅读 · 7月29日
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报告(2024年)
专知会员服务
33+阅读 · 2024年7月2日
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年)
专知会员服务
23+阅读 · 2024年1月20日
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研究报告2023(附下载)
专知会员服务
53+阅读 · 2023年8月23日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
专知会员服务
61+阅读 · 2023年4月28日
2023全球数字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64+阅读 · 2022年12月27日
全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41+阅读 · 2022年11月17日
2021年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发展态势报告(37页附下载)
专知会员服务
42+阅读 · 2022年1月30日
2021年全球数字治理白皮书,3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59+阅读 · 2022年1月5日
深度学习可解释性研究进展
专知
19+阅读 · 2020年6月26日
人工智能商业化研究报告(2019)
腾讯大讲堂
15+阅读 · 2019年7月9日
机器人4.0白皮书(附下载)
人工智能学家
16+阅读 · 2019年7月2日
2019年全球数字化转型现状研究报告
智能交通技术
13+阅读 · 2019年6月2日
深度学习技术发展趋势浅析
人工智能学家
28+阅读 · 2019年4月11日
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2018》(附PDF下载)
走向智能论坛
10+阅读 · 2018年12月5日
面向云端融合的分布式计算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
中国计算机学会
19+阅读 · 2018年11月27日
综述 | 近年来深度学习的重要研究成果(附PDF)
数据派THU
14+阅读 · 2018年8月15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6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8+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2+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Arxiv
171+阅读 · 2023年4月20日
A Survey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Arxiv
484+阅读 · 2023年3月31日
Arxiv
175+阅读 · 2023年3月24日
Arxiv
25+阅读 · 2023年3月17日
VIP会员
相关主题
相关VIP内容
云计算蓝皮书(2025年)
专知会员服务
18+阅读 · 7月29日
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报告(2024年)
专知会员服务
33+阅读 · 2024年7月2日
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年)
专知会员服务
23+阅读 · 2024年1月20日
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研究报告2023(附下载)
专知会员服务
53+阅读 · 2023年8月23日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
专知会员服务
61+阅读 · 2023年4月28日
2023全球数字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64+阅读 · 2022年12月27日
全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41+阅读 · 2022年11月17日
2021年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发展态势报告(37页附下载)
专知会员服务
42+阅读 · 2022年1月30日
2021年全球数字治理白皮书,3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59+阅读 · 2022年1月5日
相关资讯
深度学习可解释性研究进展
专知
19+阅读 · 2020年6月26日
人工智能商业化研究报告(2019)
腾讯大讲堂
15+阅读 · 2019年7月9日
机器人4.0白皮书(附下载)
人工智能学家
16+阅读 · 2019年7月2日
2019年全球数字化转型现状研究报告
智能交通技术
13+阅读 · 2019年6月2日
深度学习技术发展趋势浅析
人工智能学家
28+阅读 · 2019年4月11日
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2018》(附PDF下载)
走向智能论坛
10+阅读 · 2018年12月5日
面向云端融合的分布式计算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
中国计算机学会
19+阅读 · 2018年11月27日
综述 | 近年来深度学习的重要研究成果(附PDF)
数据派THU
14+阅读 · 2018年8月15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6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8+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2+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