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作战范式已发生显著变化,军事行动不再局限于空中、陆地与海上领域。对手正积极拓展网络安全领域,力图在战略竞争或冲突中挑战军事力量。这种跨域作战模式被定义为"多域作战"范式。在多域作战行动实施过程中,目标定位流程用于锁定敌对目标并获取战场优势。作为目标定位流程的核心环节,指挥员及其参谋团队需对不同交战方案(即行动方案)进行评估比较。该评估比较采用军事决策流程方法实施,旨在帮助指挥体系深化任务理解并最终确定最优行动方案。需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指挥员主要依据个人经验知识进行判断,交战方案评估本质是主观决策过程。
前期研究成果表明,虽已开发多种技术支持行动方案比较流程,但决策者无法掌握这些模型的内在机理。这导致用户难以理解模型原理并正确运用。相较之下,非军事领域应用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具备可解释性与透明性优势。该模型通过表征变量间因果关系并整合决策过程的不确定性来实现这一特性。
本研究综合运用科学理论与军事条令,确立多域作战行动方案评估指标体系。为构建贝叶斯网络分析框架,创建有向无环图形式的因果图结构,清晰呈现各指标间因果关系。采用点分配法为贝叶斯模型各节点配置条件概率表,其权重赋值基于俄乌战争真实战例数据。当选定特定行动方案时,本模型可展示该选择对各评估指标的影响程度,为行动方案分析及决策过程提供支持。需说明本模型不具备多方案直接对比功能,仅呈现单一方案选择的影响效应。
通过构建三个基于俄乌战争事件的推演想定,对本模型进行验证。推演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军事领域,其透明化特性便于用户理解与正确运用,使决策者能更充分考虑多域作战中的人因要素。本模型仍存在功能局限,文末提出改进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后续结构如下:第二章阐述本研究所涉主题的背景知识;第三章说明实现研究目标的技术路径;第四章综述军事及其他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文献研究;第五章解析多域作战框架下的行动方案定义、模型评估指标体系、表征指标关系的因果图及模型实施方法;第六章呈现基于俄乌战争实况数据的推演想定设计、想定选择流程、模型输出的方案选择影响结果及其作战含义解读;第七章阐明各子研究问题的结论、核心研究问题的解答、当前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