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陆军通过职业军事教育课程为各级指挥官提供了规划训练。然而,这些课程很少训练少尉和士官如何在时间高度受限的情况下进行规划。院校训练期间短暂的规划周期——四到八小时——无法模拟在睡眠不足且对敌情了解不全面的情况下,为一至两小时内响应上级司令部零散命令而进行规划的压力。本文提供了一种在执行前后应用部队引导程序的方法,可指导指挥官完成快速规划过程。它并非要取代部队引导程序,而是其应用的一种方法。
快速规划连贯的连与排级行动具有挑战性。部队和指挥官必须通过明确角色与职责来为快速规划做好准备。在行动开始前,在个人和部队集体训练期间,各单位和指挥官必须制定详细的标准作战程序,进行彻底的作战环境情报准备,并准备好个人及单位的各类文书。
有效的标准作战程序至关重要。为了快速规划,部队必须深入理解其标准作战程序并据此进行训练。连与排的标准作战程序必须包含必要信息,以便在指挥官进行规划任务时,下属指挥官能够支持快速规划过程。标准作战程序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 单位特定的战斗操练或“战术预案”。排和连必须了解其单位如何作战,以及在作战关键阶段自身及相邻单位应采取的行动。如果二排与敌接触,一排应做什么?连如何控制通过危险区域、互视界线或受限地形?理解这些行动可通过减少需传递的信息量来简化命令流程,并允许指挥官在规划时指导下属进行演练行动。这使得排长或连长可以简单地指示演练接触行动、医疗后送和险路行进等操练,并相信所有下属指挥官都理解并能充分执行,从而进行无需监督的演练。使用简单的战术预案允许连和排根据预先演练的计划进行机动,同时考虑地形和敌情等外部因素。这些预案也可框定必要的演练内容。例如,在接到零散命令后,连长可以告知下属指挥官,连将采用其“两前一亮”方案实施接敌运动。这一信息为排长提供了初步计划,并且由于它包含在连战术标准作战程序中,它指示各排在准备阶段执行三项演练。
• 单位基本携行量。士兵和指挥官必须了解其要求的单位及个人携行量。在压缩的规划时间线内,这使下属指挥官能快速了解当前后勤状况,识别关键短缺,并在影响作战时间线前解决这些短缺。此外,单兵必须理解任务类型如何改变单位基本携行量。如果任务从伏击变为仓促防御,一排B班步枪手应如何调整其携行量?如何将这些要求传达给班长和组长?了解这些信息使下属能够通过快速提供可能影响作战规划的更新信息来协助规划过程。
• 装载计划。标准作战程序必须详细涵盖车辆和士兵的装载计划。详细的装载计划通过几种方式协助下属指挥官为任务执行做准备。首先,通过为所有装备规定明确且清晰的位置,加快了战前检查与战前核验的过程。其次,此过程通过减少为寻找一件物品而查看多个地点的需要,有助于提交更新的后勤状况报告。最后,遵循装载计划能为演练留出更多时间,并通过让士兵在装备各就其位的情况下进行演练来提高演练价值。
作战环境情报准备对于规划至关重要。花时间理解作战环境对己方和敌方机动影响的部队与指挥官将提高其效能,并减少快速规划所需的时间。需考虑以下几点:
• 作战环境大于你的作战区域。许多指挥官在部队引导程序过程中会专注于其作战区域内的情报准备,然而他们未能考虑其作战区域外的地形影响或敌情。未能考虑这些影响会导致在执行周密计划的行动时出现问题,因为没有考虑到作战区域外可能影响己方部队的因素。在进行快速规划时,了解单位责任区内的地形和敌情对于快速调整计划或快速规划新行动至关重要。对可能影响部队机动或部队可能遇到的所有地形和敌情形成理解,能减少在时间受限环境中重新评估作战环境情报准备所需的时间。
• 电磁与电子战系统。指挥官必须了解电子战系统及其对电磁频谱的影响将如何影响其部队。通过将电子战系统和电磁频谱要求纳入作战环境情报准备,指挥官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系统将如何影响其作战。指挥官需要了解敌方不良效应(如调频干扰、GPS拒止或其他电子战效应)风险较高的区域。同样,了解允许使用电磁频谱上通信和其他系统的区域,将使指挥官更好地理解在哪里部署关键通信能力或通过数字/调频系统进行必要通信。
• 规划侦察。在进行作战环境情报准备时,指挥官必须确定实施侦察的触发条件和侦察目标(通常是指定的关注区域),这些将影响其作战。在连和排级,连长、排长通常没有指定的关注区域,但他们可以确定在作战过程中需要增强态势感知或获取信息的区域。这可能包括重要的互视界线、遮蔽地形、疑似难以通行的区域,当然还有疑似敌军位置。提前规划要侦察的区域、触发条件以及用于搜集信息的资产,可在规划期间节省时间,并允许指挥官指示无人机系统操作员在规划期间或作战中触发条件满足时实施此项侦察。
本节详细介绍了使用上述技术执行简化版部队引导程序进行规划的方法。指挥官仅应在必要时使用这些技巧和时间线,当时间允许时,它们不应取代详细的规划和演练。在可能的情况下,指挥官必须遵守“三分之一对三分之二”规则,以为下属单位留出最多的准备和规划时间;仅剩几小时以至错过执行时间并非借口。此方法旨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最大化规划成效。